应PP电子大学寒区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邀请,美国阿拉斯加大学Vladimir E. Romanovsky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情况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青柏研究员、副主任金會軍研究员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将做如下学术陈诉,接待感兴趣的教师、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加入。
主持人:单炜 教授;郭颖 博士
報告人:
1.Vladimir E. Romanovsky: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大學地球物理學教授。1982年在莫斯科國立大學獲得地質學博士學位,1996年獲得阿拉斯加費爾班克斯大學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自2011年起擔任美國多年凍土協會(USPA)主席,自2012年起擔任國際多年凍土協會(IPA)副主席、陸地網絡-多年凍土(GTN-P)全球執行委員會主席。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並通過Google學術搜索引用多達20,000次。
2.金會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情况资源研究院国家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情况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气候变化、冻土学与寒区工程及寒区情况评估与预测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冻土学与寒区工程研究。发表论文26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EI 20余篇。《Permafrost & Periglacial Processes》编委;《Sciences in Cold & Arid Regions》执行主编。1998-2016年,国际冻土协会(IPA)中国代表(Representative of China)。
報告題目及摘要:
1.使用GIPL模型模擬阿拉斯加州特定地點永久凍土動態和空間漫衍(Using GIPL model for site-specific and spatially distributed modeling of permafrost dynamics in Alaska)
GIPL模型專門用于評估氣候變化對多年凍土的影響,該模型有效地解釋了積雪,水分,植被和土壤熱性質與多年凍土漫衍的響應關系。它允許以每日,每月和每年爲時間分辨率對整個空間域的土壤溫度和液態水含量場進行數值模擬。GIPL模型已乐成應用于北極、亞北極和第三極地區的多年凍土漫衍研究。
2.北極和亞北極地區多年凍土熱狀態的曆史(History of permafrost thermal state in the Arctic and subarctic regions)
在過去幾十年中,北極和亞北極地區的多年凍土監測網絡获得了加強,並且在幾乎沒有人煙地區的地區收集了關于多年凍土熱狀態的新信息。這種增強的監測網絡是IPA,GTN-P和CALM的重要貢獻,它可以測量當前多年凍土條件對未來變化的更新基線,在北半球極地地區、北美、北歐地區和俄羅斯,多于600個鑽孔目前正在測量地面溫度,對于關于多年凍土熱狀態及其動態的知識更新和多學科極地研究很是重要,而且對于生活在北極的400萬人中的許多人來說也是如此。特別指出的是,這些知識可以爲適應氣候變暖條件下當地社區有效設計的戰略需求提供幫助。
3.大興安嶺北部地區林火對凍土環境的影響(Effects of forest fires on the permafrost environment in the northern Greater Khingan Mountains, Northeast China)
大興安嶺北部頻發的林火對凍土環境影響顯著。林火導致植被發生更新和演替,土壤碳氮的大量釋放;在影響土壤水熱狀況的深度和時間,改變一些生態阈值。火燒後,凍土環境恢複的時間要大于30年,影響深度大于20m。SHAW模型很好地模擬了大興安嶺凍土水熱狀況,有效地解釋植被、有機層、植被葉面積指數等對土壤水熱狀況的影響及主要影響因素。下一步研究事情將在東北、西伯利亞和Alaska同時展開監測和模型研究。
時間:2019年4月26日上午:9:00-11:00??下午:13:00-17:00
所在:哈尔滨市香坊区哈平六道街6号 工程咨询设计研究院2楼聚会会议室(原银行学校礼堂)
联系人:郭颖 ;张程程
電話:0451-82191590;13796603862(郭穎)
?????0451-82192632;13836168740(張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