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題目:生態系統性狀:看法、內涵與時代需求
内容摘要:植物性状(Plant trait)或植物功效性状(Plant functional trait)是指可一定水平反映植物在恒久进化历程中适应差异情况条件、适合度或生产力的特征参数,是人们开展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受传统植物性状看法、测定技术和要领学限制,相关研究恒久被局限于植物器官、个体或物种水平。近期,我们原创性地提出生态系统性状(Ecosystem traits)的新看法,将性状研究推向群落或生态系统层面,并建设传统性状与宏观生态研究的桥梁。
報告人簡介;念鵬,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網絡觀測與模擬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要從事生態系統功效性狀與生態系統過程及其對全球變化的響應研究。
詳細報告內容見附件海報!
?
(二)題目:森林植物C:N比的變異與演化趨勢
內容摘要:碳和氮是影響植物生長和發育最基礎的兩個元素,二者相互耦合,使得碳氮比(C:N)成爲探討元素分配與植物適應战略的重要指標。但因爲缺少大尺度器官匹配數據,我們對複雜自然森林群落C:N的變異與演化認識還不清楚。我們通過規範化測試4269個植物葉枝幹根的C、N含量,全面系統地從全球主要森林類型、差异功效群、差异器官的C:N入手,爲元素分配和植物適應战略提供了新的見解,並爲模型優化提供了關鍵參數。
報告人簡介:張佳慧,女,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18級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生態化學計量學研究。
?
(三)题目:The biomass energy distribution: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across terrestrial ecosystem in China
內容摘要:能量是生態學功效研究的基本看法之一。作爲陸地生態系統初級生産者,植被能量儲量的巨细決定了陸地生態系統的承載力,雖然關于能量流動的研究已經有许多,但大多都針對單一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以及利用效率進行研究,缺乏大尺度針對特定營養級的系統研究。本研究以大量的實測數據爲基礎並結合文獻數據,系統核算了中國陸地生態系統植被生物質能儲量,並運用FCS固碳模型對未來的變化趨勢進行預測。
報告人簡介:闫镤,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17級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生態系統功效性狀研究。
時?間:2019年1月14日(星期五)8:30-11:00
地?点:科技大厦604(原机械楼 主604)
歡迎廣大師生參與交流討論!?
?
?????????????????????????????????????????????????????????????林學院生態研究中心
????????????????????????????????????????????????????????????? 2019年1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