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橋梁結構渦激共振流動控制
报 告 人:辛大波?教授
人才層次:傑出青年學者
时??? 间:2018年9月22日(星期六)上午9:00
地??? 点:主东610
举办单元:土木工程学院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
報告人簡介:
辛大波,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2008年3月博士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主要研究偏向包罗:土木工程結構抗風與流動控制、橋梁結構多環境災害作用、林業與林區基礎設施防風減災等。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及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4項,主持和參與其他橫、縱向項目多項。發表學術論文50篇,授權與申請發明專利7項,獲得省級科學技術獎和市級科技结果獎各一次,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20余人。
報告內容簡介:
渦振是橋梁主梁典型的風致振動,具有自激振動特性,渦激共振易引起結構疲勞,過大的振幅會影響結構行車宁静,因此,渦激振動控制一直是橋梁抗風領域中熱點的問題。目前,針對渦激振動的控制措施可分爲機械控制和氣動控制。基于橋梁結構響應控制的抗風措施稱爲機械措施,它通過裝置增加結構的阻尼或適當附加一定質量的重物來降低橋梁的風致響應,包罗主動控制和被動控制兩種。基于橋梁結構響應控制的抗風措施目前很難保證超大跨橋梁的抗風要求。基于橋梁斷面繞流控制的抗風措施又稱爲空氣動力學措施或氣動措施,也包罗主動措施和被動措施兩種。主動措施是通過提供外部能量來改變橋梁斷面的繞流風場特征,形成具有優良品質的橋梁斷面繞流特征,進而提高橋梁的抗風能力。被動措施通過構建具有較優幾何外形的斷面形狀進而提高結構抗風能力,是近年來被普遍接纳的一種要领。本次報告交流著重討論橋梁結構風效應的主、被動流動控制要领。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