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題目一:哈佛森林訪學體會與感受
講座人:王曉春
講座時間:2017年6月7日(周三)14:00-15:00
講座地點:主西515
?
王曉春,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入選者。1975年10月生,2004年3月獲得生態學博士學位。自事情以來一直從事森林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響應與適應性研究,尤其是在樹木年輪學方面開展了較多研究事情,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事情:(1)利用樹木火疤圓盤重建大興安嶺近300年的火災曆史,並分析火災與氣候及人爲活動的關系;(2)大興安嶺針葉樹種年輪氣候響應及主要氣候因素重建,重點開展興安落葉松和樟子松與氣候關系及對氣候變化的響應與適應性;(3)小興安嶺闊葉紅松林幹擾曆史重建及主要樹種(紅松、三大硬闊、雲冷杉)的年輪氣候響應分析;(4)興安落葉松木材解剖特征對極端幹旱的響應與適應機理。現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其他項目10余項,發表論文70余篇,其中SCI檢索論文18篇,第1作者(通訊作者)9篇。主講普通生態學、森林生態學、景觀生態學、全球生態學等課程,編寫出书教材4部。
?
講座題目二:美國見聞與研究思考
講座人:楊立學
講座時間:2017年6月7日(周三)15:00-16:00
講座地點:主西515
?
楊立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于1993年進入東北林業大學學習,分別于1997年、2003年、2006年獲得文學學士、森林培育農學碩士、生態學理學博士學位,2009年于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博士後出站。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美國蒙大拿大學訪問研究一年。1997年-2000年在東北林業大學外事處事情,2000年-至今在林學院事情(分別于2002年、2007年、2013年被聘爲講師、副教授、教授)。2010年入選東北林業大學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2014—2015年度獲得學校“三育人”先進個人稱號,2016年獲得林學院優秀黨員稱號。主要研究偏向爲種苗生理生態、人工林定向培育、林木間的種間效應和植物-土壤反饋研究。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黑龍江省重大攻關項目子課題1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事業費專項資金項目(C類和E類)2項,黑龍江省政府博士後資助項目1項,橫向項目5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林業局“948”項目等多項,擬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1項。所講授的種苗學榮獲黑龍江省精品課程。2010年以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國內外焦点期刊發表文章20多篇,其中SCI收錄8篇,EI收錄2篇。獲得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等獎項3項。出书專著1部。
?
歡迎廣大師生參與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