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東林
  • 電子郵件
  • 領導信箱
  • 校園電話
  • 校園地圖
  • English
首頁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學術動態 > 正文

生命科學學院舉辦學術報告

日期:2016-10-28 點擊數:

??? 陈诉一?水稻DLB基因加入BR信号的分子机制

???卜庆云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報告二?水稻抽穗期的分子機制

???方军: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引进优秀人才 研究员

???報告三?大豆光周期調控的分子基礎

???夏正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報告地點:生命科學學院逸夫教學樓608

???報告時間:2016年11月2日(周三)下午14:00

???報告人簡曆

???蔔慶雲,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州立大学生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以黑龙江水稻为质料,掘客和利用对寒地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具有重要价值的要害基因和主要调控位点,展开功效基因研究,并利用分子育种战略,培育水稻新种质和新品种。目前主要从事水稻耐冷的分子机制和水稻抽穗期的遗传与改良的研究。在Rice,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等學術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

???夏正俊,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在南非西開普大學、日本千葉大學、日本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從事研究和任職。主要從事大豆重要農藝性狀基因的克隆、功效驗證與分子設計育種研究。先後乐成地克隆出大豆控制開花與成熟期E1、E2和E3基因。特別是乐成破譯了E1基因,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爲國際首創。在PNAS等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文60多篇。獲中國科學院王寬誠科研獎金、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論文獎勵,多次應邀在PAG等國際學術大會上做學術報告。

???方軍,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引进优秀人才,研究员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日本冈山大学资源植物科學研究所从事多年研究。自2000年以来一直围绕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开展水稻突变体大规模筛选、遗传分析、基因克隆及其功效分析等研究;重点在水稻穗发芽和种子发育、抽穗期方面开展恒久系统的事情。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9篇;累计影响因子凌驾40,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0.22;相助发表文章10篇,获授权发现专利1项。目前针对黑龙江省长日照、低温、多盐碱地这一特定的水稻生态区开展高纬度亚寒带区域水稻抽穗期的适应机制和水稻耐盐碱的分子机制研究。

???歡迎全校廣大師生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