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題目:冰凍圈變化下的可持續發展:風險和機遇
報告人:王曉明教授
主持人:周旭輝教授
報告时间:2024年11月7日(星期四)15:30—16:30
報告所在:林科大楼112會議室

報告人介绍:王晓明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情况资源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术帅才(A类)。曾任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Senior Principal Scientist,主管CSIRO气候适应旗舰计划中可连续都市和沿海生长部门。他兼任澳大利亚Monash University和Swinbur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兼职教授(Adjunct Professor)。发表众多高影响跨学科研究论文。王教授的许多研究直接服务于政府气候变化适应政策和计划。同时,他加入了政府在气候适应和防减灾方面的许多国际援助项目,也曾和亚洲开发银行(ADB)及洛克菲勒基金會相助开展韧性都市的生长计划推广。王晓明研究员曾荣获甘肃省2019年度外国专家“敦煌奖”。
報告内容:全球气候变暖配景下,最为敏感的冰冻圈泛起退缩趋势,由此造成的生境变化会进一步影响生态系统以及人类社会。这种影响一方面带来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受损风险,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潜在的生长时机。報告依托可连续生长视角,以人类社会生长的基础为焦点,简要论述了冰冻圈变化下的新风险,同时也列举了冰冻圈变化所带来的新机缘。如何趋利避害,充实占据新机缘的话语权和生长权,需要我们更深条理的考虑和政策实施。
報告题目:青藏高原冻土门路工程路桥过渡段要害问题分析
報告人:俞祁浩教授
主持人:單炜教授
報告时间:2024年11月7日(星期四)16:30—17:30
報告所在:林科大楼112會議室

報告人介绍:俞祁浩教授,1964年生,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凍土工程、凍土環境、凍土勘察等研究事情,致力于解決我國凍土區重大工程關鍵科技難題。研究结果爲國家重點工程“青藏電力聯網工程”提前一年投運,爲300m級世界高土石壩“兩河口水電站”提前一年填築到頂和發電,爲青藏鐵路、青藏公路病害防治和長期宁静都提供了重要的理論與關鍵技術保障。承擔完成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産業部門等重點項目20余項。研究结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技術發明獎,省部級獎15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科苑名匠”、“2023年度感動人物”和“2024年全國首屆科創名匠”等榮譽,2021、2023年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
報告内容:冻土区路桥过渡段是冻土要害科技难题,恒久困扰青藏铁路等重大冻土工程,報告人研究团队围绕该难题从病害发育的机理,主控要素以及防控对策开展系统研究,并取得重要突破,有效保证了冻土工程的恒久稳定。
歡迎列位教師,同學參加交流!
溫馨提示:如您選擇線上參會,請加入166-533-674會議室(腾讯聚会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