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10月30日,14:00—17:00
地點:生命科學學院326會議室(同時騰訊會議直播)
會議號:222 692 932
報告題目:植物再生的機理與應用
報告人:張憲省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憲省,二级教授、博士生導師,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曾入选国家高条理人才计划及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全国优秀科技事情者”,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卖力人。曾任山东农业大学校长、现任小麦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Plant Cell Reports》副主编、《植物学报》和《遗传》编委,中国遗传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学会监事,山东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主要以植物发育为主线,重点研究植物干细胞和分生组织的形成和维持、器官发生和发育以及种子巨细和品质的调控机制;离体条件下,植物干细胞多能性和全能性的表达及植株再生的机制;将植物干细胞技术应用于作物快繁和育种。先后在《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Plant Cell》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0余篇,多次应邀在重要国际海内学术聚会会议上做大会陈诉。先后两次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权国家发现专利九项,申报植物新品种掩护权两项。
報告內容簡介:
植物幹細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並能夠不斷産生各種分化細胞的原始細胞,是植物各種組織和器官的細胞來源。植物幹細胞研究不僅是植物發育生物學焦点研究命題,也是作物分子遺傳改良和植物生物技術産業化的重要基礎。聚焦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的分子機理的研究,揭示了了生長素和細胞破裂素調控幹細胞的機理,發現了生長素和細胞破裂素的響應信號在莖端分生組織重塑,逐漸從相互重疊的均勻漫衍變成相互拮抗的漫衍模式,最終細胞破裂素漫衍在原分生組織的中心,生長素在細胞破裂素的上方周圍區域呈環狀漫衍。解析了B類細胞破裂素響應因子ARRs對幹細胞決定基因WUSCHEL有直接調控作用。研究還發現,多能性調控因子TaLAX1通過激活TaGRF4、TaGIF1、細胞破裂素合成,生長素轉運相關基因的表達,提高小麥芽再生能力,從而提升遺傳轉化和基因編輯效率。研究結果爲解決難于轉化小麥品種的基因功效分析和生物技術育種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
報告題目:植物幹細胞與莖尖分生組織
報告人:蘇英華教授博士生導師

蘇英華,二级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选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获得教育部霍英东基金會“全国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山东省青年科技奖”,主持国家自然基金7项、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焦点成员(第二位)。兼任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青年事情委员会委员、山东遗传学会副秘书长;任《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副主编、《Plants》客座编辑。在植物全能性干细胞的诱导及多能性干细胞形成和维持的机理研究领域进行了恒久系统深入的研究,结果在国际上该领域内发生了重要回声,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PNAS》《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等国际主流高水平學術期刊上发表论文31篇,总引用次数1384次,单篇最高引用次数400次,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1.4。获国际发现专利1项、国家发现专利4项。研究结果于2012年(第三位)和2020年(第四位)两次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報告內容簡介:
植物地上部门的所有器官起源于莖端分生組織。莖端分生組織中的多能性幹細胞是所有地上器官組織細胞的來源,要實現連續不斷地自我更新宁静衡,WUS-CLV3負反饋調節環在其中饰演著很是重要的角色。目前爲止,WUS作爲焦点調控因子是否存在協同因子配合調控莖端幹細胞發生的機制仍不十分了解。研究揭示了莖端多能性幹細胞關鍵調控因子WUS和STM通過相互作用形成異源二聚體,協同調控莖端幹細胞活性的維持和動態平衡的分子機理。STM不僅通過互作被WUS帶入細胞核行使轉錄因子的功效,還能作爲輔因子直接加強WUS激活幹細胞的能力。花序分生組織幹細胞的維持能力對植物的繁衍和作物産量至關重要。研究還揭示了RPT2a通過26S卵白酶體途徑調控DNA甲基轉移酶MET1的卵白水平,進而調控花序分生組織特征基因TFL1的DNA甲基化水平,影響其在花序分生組織中的表達水平,最終調節擬南芥花序分生組織幹細胞活性和花序構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