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10月21日,13:40-17:00
地點:丹青樓819
1、報告題目:春化作用的分子與表觀遺傳調控機理
陈诉人:何躍輝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何躍輝,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2001年获美国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博士学位,2001.10-2005.07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生物化学系(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2014任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生物科学系助理教授、长聘副教授(Tenured Associate Professor), 2006-2014任新加坡淡马锡生命科學研究所(Temasek Life Sciences Laboratory)研究员(Principal Investigator)及Senior PI,2014-2020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研究员。2020.10起任职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
何躍輝教授聚焦植物情况表观遗传学前沿,接纳模式开花植物拟南芥及主粮作物小麦,探讨季节变化等情况因素(温度和光周期)调控开花时间的分子与表观遗传机理;揭示了恒久低温(冬季低温)调控越冬拟南芥在春季开花的分子与表观遗传机理。以主要作者在Nature, Science, Nature Genetics, Nature Biotechnology, Nature Plants, Nature Communications, Molecular Cell,Molecular Plant等顶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近二十篇。
報告內容簡介:許多溫帶越冬植物(如冬小麥、冬油菜、擬南芥等)經曆隆冬後,通過春化作用獲得了在來年春季開花的潛力。在模式開花植物擬南芥中,冬季的持續低溫導致成花轉變的焦点負調控轉錄因子FLC的表達被關閉,這種沈默狀態在升溫後的後續生長發育過程中被穩定維持,形成“越冬低溫記憶”,從而使植物在生長發育的後期能適時開花結實,但在開花受精後的胚胎發育過程中,“越冬低溫記憶”被擦除(FLC的表達被重新激活),使下一代植物又需越冬後才气開花。本次講座將介紹擬南芥“越冬低溫記憶”形成與重置的分子表觀遺傳調控機理的最新進展。
2、報告題目:楊樹次生生長與環境適應的分子調控研究
陈诉人:李伟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李偉,PP电子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PP电子大学)主任。兼任林木分子生物学国家创新联盟秘书长、中国林学会青年事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面上项目等。主要从事木材形成与情况适应的分子基础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 Plants、Nature Protocols、Molecular Plant、Plant Cell、Genome Research等国际主流學術期刊上。获得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中国遗传学会青年创新奖和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
報告內容簡介:木材是樹木維管形成層細胞破裂分化産生的次生木質部不斷沈積、累加的結果。樹木維管形成層不斷整合發育和環境信號,通過一系列的細胞破裂和分化實現次生生長,最終形成木材。報告將圍繞楊樹次生生長的遺傳基礎與環境適應性機制這一科學問題,聚焦木材形成的維管形成層活動和木質部门化這兩個關鍵生物學過程,同時關注次生生長對環境脅迫的響應機制,從表觀遺傳調控、轉錄調控和卵白互作等層面,介紹楊樹維管形成層活動的組卵白修飾與轉錄因子協同調控機制,次生木質部门化的多層級基因調控網絡與反饋調節系統,以及楊樹通過優化維管系統結構來適應幹旱環境的分子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