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東林
  • 電子郵件
  • 領導信箱
  • 校園電話
  • 校園地圖
  • English
首頁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學術動態 > 正文

2021年東北鹽堿植被恢複與重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年會暨在線學術報告(二)

日期:2021-12-27 點擊數:

報告題目:水稻耐鹽性遺傳改良

报 告 人:黃榮峰,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二級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報告時間:2021年12月29日(周三)15:00-16:30

騰訊會議:609 859 325

(或點擊鏈接入會https://meeting.tencent.com/dm/LCR6JAkM4rff)

報告人簡介:1997年在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英国John Innes研究中心、美国Texas A&M大学和Donald Danforth植物研究中心做博士后。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植物学会细胞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植物生理学报、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技导报及Crop J雜志編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和面上項目,國家轉基因植物專項等課題20余項;曾獲省部級科技進步3項。

主要研究偏向爲水稻逆境脅迫適應的分子機制及水稻耐逆性遺傳改良。發現了植物乙烯反應因子轉錄調控乙烯、脫落酸,蠟質及維生素C的生物合成;剖析了乙烯調控水稻根系生長發育的分子基礎;解析了乙烯與其他植物激素互作協同調控作物生長發育與耐鹽性。申請發明專利29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21項;發表科研論文160余篇,其中在Plant Cell, Mol Plant, New Phytol等雜志上發表SCI論文80余篇。

報告摘要:我國有15億畝鹽堿荒地以及大約6億畝鹽漬化耕地,如何高效利用這些寶貴的土地資源已經成爲我國農業、林業以及牧草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研究目標。鹽脅迫抑制植物生長發育,導致農作物産量降低,植物高産高效與耐鹽性協同調控的矛盾已然成爲植物耐鹽性遺傳改良的瓶頸。針對我國農業生産面臨的研究瓶頸,以水稻研究爲例,報告人實驗室鑒定了一系列水稻耐鹽性相關的關鍵因子,並剖析了這些因子協同水稻生長發育和耐鹽性的分子基礎,爲作物遺傳育種提供有用的基因和分子標記,促進植物高産與耐鹽性的協同改良。

歡迎列位教師、同學參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