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東北亞生態系統碳彙研究中心“陸地生態系統碳中和現狀、進展及展望”學術論壇在東北林業大學乐成召開。本次論壇共邀請七位資深專家就陸地生態系統碳彙花样、過程與機制做專題報告。會議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方式進行,來自全國各高校專家、教師與學生等近千人參加本次論壇。
首先,東北亞生態系統碳彙研究中心主任周旭輝教授向全體與會人員介紹中心建设的配景以及未來主要研究偏向,並期待與全國各兄弟院校開展深入交流與相助。然後,東北林業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于海鵬教授代表學校致辭,他体现建设碳中和創新技術研究院是學校面向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舉措,作爲研究院下設的六大研究中心之一,東北亞生態系統碳彙研究中心對研究院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論壇上半場學術報告由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院長孫龍教授主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周國逸教授、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所長朱教君教授以及河北大學萬師強教授分別做《成熟森林土壤有機碳形成機制》、《三北防護林工程固碳量和潛力研究》與《水分調控溫帶草原生産力和碳彙對氣候變化的響應》主旨報告。三位專家分別與各人分享了森林土壤碳彙機制、我國三北防護林工程40年固碳效應、降水梯度對草原碳彙影響及機制的最新研究進展與相關结果。
論壇下半場學術報告由周旭輝教授主持。蘭州大學/北京大學賀金生教授、複旦大學李博教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何洪林教授、中山大學袁文平教授分別做《我國草地固碳現狀、機制及增彙途徑》、《中國鹽沼濕地及其藍碳潛力》、《CERN長期生態監測數據挖掘與聯網研究》與《面向碳中和的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模型研究》主旨報告。專家們詳細介紹了我國主要陸地生態系統碳彙時空花样及其主要驅動機制,並對未來碳中和研究提出了展望與建議。
最後,周旭輝教授對本次論壇進行總結,他對與會專家與嘉賓再次体现衷心感謝。他体现,中心未來將繼續舉辦學術論壇,搭建碳中和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相助平台,推動我國陸地生態系統碳中和領域研究,爲服務國家碳中和戰略提出東北方案,貢獻東北智慧。

周國逸老師做報告

賀金生老師做報告

李博老師做報告

袁文平老師做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