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是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一定選擇,是構建人類命運配合體的莊嚴承諾。當前,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已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结构,且被列入“十四五”規劃綱要,是面向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機遇。東北亞陸地生態系統碳彙潛力巨大,且該區域對氣候變化敏感,碳彙功效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
PP电子大学林学、生态学等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是我国林学、生态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建设PP电子大学“东北亚生态系统碳汇研究中心”(Northeast Asia ecosystem Carbon sink research Center,NACC),充实發揮東北林業大學學科優勢與區位優勢,實現學科跨越式發展,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心將致力于構建東北亞碳彙及其潛力綜合評價體系,優化氣候變化配景下東北森林碳增彙可持續經營模式,提升生態系統碳彙增量,加速東北地區退化生態系統的治理與恢複,爲政府應對全球變化挑戰以及其它相關的環境問題提供數據基礎與決策依據,爲服務國家碳中和戰略提出東北方案,貢獻東北智慧。
值此東北林業大學“碳中和技術創新研究院”建设之際,NACC特組織“陸地生態系統碳中和現狀、進展及展望”爲主題的學術論壇,促進該領域的學術交流與相助。
熱烈歡迎廣大師生線上、線下參與交流!
時間:2021年11月28日13:15-17:30
線下會議地點:東北林業大學主樓517(限50人以內)
線上會議號:腾讯聚会会议901 448 169
時間 |
報告題目 |
報告人 |
單位 |
主持人 |
13:30-14:00 |
森林土壤有機碳的形成機制 |
周國逸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王傳寬 |
14:00-14:30 |
三北防護林工程40年固碳效應 |
朱教君 |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 |
14:30-15:00 |
水分調控溫帶草原生産力和碳彙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
萬師強 |
河北大學 |
15:00-15:15 |
茶 歇 |
15:15-15:45 |
中國草地固碳現狀、機制及增彙途徑 |
賀金生 |
北京大學/蘭州大學 |
周旭輝 |
15:45-16:15 |
中國鹽沼濕地及其藍碳潛力 |
李 博 |
複旦大學 |
16:15-16:45 |
CERN長期生態監測數據挖掘與聯網研究 |
何洪林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16:45-17:15 |
面向碳中和的陸地生態系統碳循環模型研究 |
袁文平 |
中山大學 |
东北亚生态系统碳汇研究中心
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视察研究站
森林生态系统可连续经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21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