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學院:
根據第八屆“成棟杯”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和第十八屆“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相關事情部署,現決定開展“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黑科技專項賽和紅色專項賽校選賽,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參賽對象
我校在籍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參賽
二、作品範圍
(一)黑科技專項賽作品範圍
只要作品有創新、有技術含量,都可以報名,包罗但不僅限于以下領域範圍:
1.針對前沿領域、具有高精尖色彩的技術。
2.會改變人們生産生活方式的,對現有科技结果具有一定顛覆性、逾越性的技術。
3.讓人感覺出乎意料的,具有前瞻性、創新性、應用性(或應用前景)的實物或者技術(包罗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生命康健、腦科學、生物育種、新质料、新能源等前沿領域)。
4.充滿奇思妙想、腦洞大開的,靈活創新運用學習接觸到的科學知識作品。
5.體現嚴謹、開放的科學思維的,能夠巧妙地、創造性地解決“小”問題的作品。
6.具有一定創意性、趣味性的實物或者技術。
(二)紅色專項作品範圍
紅色專項作品可充实結合寒暑期社會實踐结果(紅色走訪、紅色教育、紅色教材、紅色視頻等等),發揮專業特色,以團隊或個人形式形成實踐结果。作品應具有創新性、學術性、傳播性、熏染力。支持學生依托近兩年(2021年7月至今)參加過的切合要求的自身實踐經曆,經過沈澱提煉、深度思考,完成新的實踐结果,參加到活動中來。
三、申報要求
作品必須具有完全知識産權,嚴禁抄襲;個人或團隊申報均可,團隊學生人數不超過10人,指導教師人數不超過3人;同一作品不得同時參加挑戰杯主體賽事(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調查報告、科技發明制作)。具體申報要求如下:
(一)黑科技專項賽申報要求
1.作品申報分爲機械與控制、信息技術、數理、生命科學、能源化工5個偏向。每件作品只能選擇1個偏向。
2.作品以視頻或者圖文形式提交參賽。視頻作品包罗作品介紹、结果介紹、作品展示等內容,時長控制在3分鍾以內,MP4花样,巨细200M以內;圖文作品包罗作品介紹(圖文形式)、结果介紹(圖文形式)、圖片展示等內容,5000字以內,1個PDF花样文檔,100M以內。结果介紹需說明參賽成員參與情況。
3.作品若被推薦至省賽,經過完善後需要能夠進行現場展示。
(二)紅色專項賽申報要求
作品包罗調研報告和短視頻:
1.短視頻時長控制在5分鍾以內,應制止簡單敘述實踐過程,著意于對新時代發展成就的理解、實踐過程的收獲以及對黨的情感認同,致力于能使同齡人引起共鳴、配合教育、配合成長,鼓勵圍繞發展故事、典型人物深度挖掘,形成有溫度、易傳播的視頻(視頻花样:MP4,視頻分辨率:1280*720、1920*1080)。
2.調研報告應既有事實敘述,也有觀點論述,切合真實性、思想性、簡潔性的特征要求,字數在5000至10000字。
3.作品若被推薦至省賽,經過完善後需既有短視頻、又有調研報告(兩者爲1件整體作品)。
四、評審要點
(一)黑科技專項賽評審要點
1.創造性。考察學生思維的開闊性、創新性,作品讓人感覺腦洞大開甚至顛覆逾越。
2.科學性。考察作品是否體現了嚴謹的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學生對相關科學知識有靈活的、創新的應用。
3.應用性。考察作品是否能夠巧妙地、創造性地解決某類生産生活中的難點或問題。
4.展示性。考察作品是否可以轉化爲實物或者技術,是否具有較好的展示性或演示性。
(二)紅色專項賽評審要點
1.短視頻評審要點
(1)主題性。考察作品對紅色精神的闡述、實踐過程的收獲以及對黨的情感認同展現水平,考察紅色教育意義是否強。
(2)熏染力。考察作品引起人共鳴,讓人感应震撼、感動、受教育的水平。
(3)傳播力。考察作品形式新穎、豐富、不枯燥,容易廣泛傳播的水平。
(4)畫面質量。考察作品是否比較清晰,畫質較好。
2.調研報告評審要點
(1)主題性。考察作品對紅色精神的闡述、實踐過程的收獲以及對黨的情感認同展現水平,考察紅色教育意義是否強。
(2)學術性。考察作品理論性是否強,事實敘述是否清楚,觀點論述是否鮮明且有見地,考察研究要领或社會現象描述的創新水平、資料搜集處理的難易水平、論證要领和邏輯的可靠水平等。
(3)文字質量。考察報告是否文字流暢簡潔,表述規範明晰,表意精確清楚,字數切合要求。
五、质料提交和聯系方式
參賽選手需要凭据要求准備作品申報書與圖文作品质料、調研報告、展示視頻,在學院完成申報。5月19日17:30前,各學院彙總後將紙質版质料簽字蓋章後送至綜合樓0915,電子版质料發送至郵箱xsy_nefuiec@163.com。
校選賽交流QQ群:736055460
創新創業中心:謝老師0451-82190269
六、事情要求
(一)各學院要高度重視,及早部署,做好學院作品征集和初賽組織等有關事情,切實提高參賽作品數量及質量,充实挖掘優秀項目爲“挑戰杯”專項賽做好籌備。
(二)各學院要廣泛開展宣傳動員事情,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競賽中來,鼓勵跨學院組隊,進一步擴大競賽的普及面。
(三)各學院要充实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加大對教師指導大學生競賽獲獎的獎勵力度,動員教師爲參賽學生提供须要的輔導和技術支持。
“成栋杯”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委会
2023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