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東林
  • 電子郵件
  • 領導信箱
  • 校園電話
  • 校園地圖
  • English
首頁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通知通告 > 正文

關于舉辦林苑秋韻彩葉植物知識與攝影大賽的通知

日期:2022-10-05 點擊數:

一、主題

爲迎接黨的“二十大”,弘揚生態文明思想和美麗中國理念,提升學生的植物生態學等相關知識,感受校園秋景風韻,葉色風華,特此舉辦林苑秋韻彩葉植物知識與攝影大賽。歡迎廣大師生,用手機、相機記錄東北林業大學校園、基地(包罗帽兒山和涼水實驗林場和各野外基地)的秋季自然之美,或自然與人文和諧之美,分享北國秋之形色、光影、神韻;用文字和照片講述秋葉變色的科學故事,展示斑斓色彩中蘊含的知識思考。

二、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黑龍江帽兒山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森林生態系統可持續經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承辦單位:PP电子大学林学院學生會

協辦單位:中共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生態學科教師支部委員會、中共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研究生第三黨支部委員會、林學院學生第四黨支部

競賽下設:組織委員會、評審委員會、仲裁委員會

三、參賽細則

(一)參賽對象

東北林業大學全體師生。

(二)參賽分組

教師組(只參加攝影大賽)、研究生組、本科生組。

(三)參賽時間

2022年10月1日-10月20日。

(四)作品分類

1.彩葉植物知識競賽

作品形式爲科普漫笔,介紹一個秋葉變色的知識點或故事,須配不涉及版權爭議的插圖至少1幀,文字要求原創(可參考科技文獻和網絡資料),字數要求500—2000字。

2.攝影大賽

以分組投稿形式進行,實行組內評比,每人可同時投稿兩個差异組別。

大賽分爲:A類相機組、B類手機組。

參賽攝影作品須體現東北林業大學校園自然或自然與人文和諧之美,而且必須包罗植物(樹木、木質藤本和草本植物均可)顔色,不涉及版權爭議。每張或每組照片需要配有作品名稱及文字說明,文字說明不超過200字。

(五)投稿細則

投稿接纳線上投稿方式進行。必須同時提交附件1和附件2方爲有效參賽作品。

参赛人员把参赛作品电子版和汇总表电子版发送至大会邮箱(2122478513@qq.com),邮件主題务必为“林苑秋韵彩叶植物知识与攝影大賽”。

1.圖像數據的文件花样:JPEG,每幅照片長邊不少于1000像素,每個圖像數據巨细限制在10M以下。

2.彩葉植物知識競賽投稿方式:作品要求爲word文檔,照片和文檔放在同一文件夾內,文件夾命名方式務必爲“姓名-學號(工號)-作品名稱”,並以壓縮包方式發送至郵箱。

3.攝影大賽投稿方式:作品以文件夾方式命名,文件夾命方式務必爲“姓名-學號(工號)-作品名稱”,並以壓縮包方式發送至郵箱。

4.照片評審時的標准色彩空間是sRGB。

5.使用照相機應用、編輯應用、軟件等處理加工過的作品也可參賽,相機組和手機組僅限單張圖片後期修飾,如需多張圖片堆棧需在介紹中注明爲堆棧作品。

6.每件作品,指導教師署名不超過1位;作者署名不超過1位。

7.每位參賽者可投稿差异組別,每組比賽投稿數量僅限1件。每件作品僅可參加一個組別中的一個類別的比賽,在差异組別、類別中重複參賽的作品將被取消參賽資格。

8.包罗潤飾、圖像編輯等後期處理在內,應由參賽者擁有作品的所有權利,不涉及版權爭議。

注意:爲保證大賽公正公正,可能需要作者提供原圖及數據參數,請參賽者確保爲本人作品且投稿到相應組別。確定獲獎後,大賽主辦方可能要求獲獎者再提供分辨率更高的圖像數據,用于本次大賽的新聞報道、展示和出书等用途,涉及版權問題雙方協商確定。

四、評比和獎項

(一)評比方式

1.初選

主辦方邀請專家評審從乐成提交的作品中依照評選標准篩選出優秀作品進入二輪評比環節。

2.二輪作品評選

50%評委打分+20%主辦方大衆評委打分+30%學院院方媒體投票。

(二)獎項設置

綜相助品的美學價值、科學價值、攝影技术三方面評選各類獎項。獲獎者統一發放證書。

1.彩葉植物知識競賽

一等獎,2名:獎勵壓花畫1件(價值500元)

二等獎,5名:獎勵壓花畫1件(價值200元)

三等獎,30名:獎勵自然風書簽1枚(價值20元)

2.攝影大賽

手機組:

一等奖,2名:奖励大容量512GB USB3.2固态闪存盘1部(价值660元)

二等奖,5名:奖励闪迪256GB USB3.2固态U盘1个(价值370元)

三等獎,30名:獎勵6寸木質擺台相框1個(價值15元)

相機組:

一等奖,2名:奖励大容量512GB USB3.2固态闪存盘1部(价值660元)

二等奖,5名:奖励闪迪256GB USB3.2固态U盘1个(价值370元)

三等獎,30名:獎勵6寸木質擺台相框個(價值15元)

五、補充說明

1.投稿作品僅限于在所有的視覺媒體(包罗公衆號、新聞報刊等)上未曾發表(不包罗QQ、微博和微信等個人媒體),由參賽者持有全部版權的原創作品。

2.曾在其他比賽中獲獎的作品及正在參加其他比賽的作品,包罗其類似作品在內,均不行參賽。另外,提交本大賽後又提交給其他比賽的作品,將被視爲正在參加其他比賽的作品。

3.投稿作品中,以下相同或類似的作品(以下簡稱“同一類似作品”)、包罗切合“同一類似作品”定義的作品,不行作爲差异類別參賽。

①通過同一圖像數據制作的作品

②通過對同一圖像數據進行修剪,或更改處理加工要领制作的作品

③雖然不是同一圖像數據,卻是通過對類似圖像數據進行上述①、②處理的作品(例如:連續拍攝的前後照片、拍攝日期差异但終構思意圖相同的作品等,也可能被視爲類似作品)

4.在人像類中(包罗手機組拍攝的人像),拍攝作品中包罗人物時,需由參賽者本人負責事先獲得被拍攝人的許可等,確保不會發生侵害肖像權的問題。

5.參賽作品中含有下列內容時,主辦方可能會取消參賽資格:

①違反执法的中傷性、損毀名譽的內容。

②涉嫌犯罪、引起民事責任、以其他要领構成任何違法行爲或助長此類行爲的內容。

六、聯系方式

負責人:王曉春、楊冰雨

聯系人:王興昌、全先奎、譚冰

電話:13946018495(王興昌)、13954503949(全先奎)、15764539639(譚冰)

活動報名QQ群:535051882

注:未盡事宜請聯絡活動負責人或聯系人。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大賽主辦單位所有。



                                                                                                                          林学院

                                                                                                                    2022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