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研究生培養單位、全體研究生:
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研究生教育事情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中央人才事情會議精神,助力教育部“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和“卓越工程師産教聯合培養行動”,2022年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以下簡稱創新實踐大賽)各主題賽事相繼啓動。現將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賽事簡介
創新實踐大賽創立于2013年,旨在服務于我國研究生教育革新發展中心事情,以競賽的方式鼓勵研究生勇于創新、勤于實踐,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助力國家急需、重點發展領域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
創新實踐大賽堅持“以國家戰略需求爲導向,以行業企業參與爲支撐”的運行模式,聚焦國家急需、重點發展領域設置主題賽事,與政府部門、行業、企業聯合辦賽,形成政産學研用協同育人、協同創新的辦賽特色。
创新实践大赛获得教育部、中国科协等部委的认可、指导和鼎力大举支持。“勉励办妥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写入教育部、国家生长革新委、财政部《关于加速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革新生长的意见》(教研〔2020〕9号);创新实践大赛获奖结果被研究生教育重要评估评审运动认可。创新实践大赛也获得地方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部门赛事获奖结果列入上海市非沪籍生源落户加分项,武汉市委组织部恒久联合办赛等。
创新实践大赛获得了凌驾600家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积极响应, 2021年凌驾11万海内外优秀学子组队参赛,创历史新高。
創新實踐大賽已逐漸成長爲被各級政府認可支持、在研究生群體中有強大吸引力、在業界和社會上有重要影響力的品牌賽事。
创新实践大赛将继续坚持立德樹人的办赛偏向,配合教育部“国家急需高条理人才培养专项”和“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发挥赛事平台作用,吸引社会各方资源,推进高条理人才培养和工程实践、科技创新的融合对接,为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做出应有的孝敬。
二、2022年度主題
智彙青春,有夢當燃--創新激揚青春智慧,實踐點燃夢想未來;踔厲書寫時代之志,奮發盡顯使命擔當。
三、2022年度主題賽事
繼續辦好已有10項主題賽事,籌備並擇機舉辦網絡宁静創新大賽、"雙碳"創新與創意大賽、金融科技創新大賽3項新主題賽事。
創新實踐大賽2022年各主題賽事賽程部署、承辦單位、組委會秘書處聯系方式詳見附件。
2022年,系列大赛包罗如下 13项主题赛事∶
1.智慧都市技術與創意設計大賽
2.未來飛行器創新大賽
3.數學建模競賽
4.電子設計競賽
5.創"芯"大賽
6.人工智能創新大賽
7.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
8.能源裝備創新設計大賽
9.公共治理案例大賽
10.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
11.“雙碳”創新與創意大賽(籌備中)
12.網絡宁静創新大賽(籌備中)
13.金融科技創新大賽(籌備中)
各主題賽事介紹、賽程部署、賽事指南等,請見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官網(http://cpipc.acge.org.cn,簡稱“研創網”)。系列大賽基本情況及各主題賽事聯系方式,詳見附件。
四、參賽要求
1.參賽隊員須是中國大陸在讀研究生或已取得2022年研究生推免資格或已獲得入學資格的大四本科學生,以研究生培養單位爲基本參賽單位,組隊參賽。部门賽事也吸納港澳台地區和國外高校研究生參賽。
2.我校參賽隊員的參賽身份由研究生院培養辦公室負責審核。
3.參賽項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産權;所涉及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資源等必須擁有清晰正当的知識産權或物權;抄襲盜用他人结果、提供虛假质料等違反相關执法法規的行爲,一經發現即喪失參賽相關權利並自負一切执法責任。
4.同一項目只能選擇一個切合要求的主題賽事報名參賽。
五、其他事宜
1.创新实践大赛设置统一信息宣布门户和报名评审事情平台(htp: /cpipc.acge.org.cn,简称"研创网")。研创网具有赛事信息宣布、参赛报名、资格审核、专家评审、院校治理、省级治理等功效。
2.創新實踐大賽微信公衆號即將上線,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及時了解賽事動態。

3.創新實踐大賽在線宣講事情將通過"雨課堂"進行,相關視頻將于5月20日上線。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隨時看。

4.創新實踐大賽組委會聯系方式: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秘書處(賽事組織)
奇聰,電話:010-82152508,13811654700;郵箱:acge—ss@mail.tsinghua.edu.cn
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院校相助處(紀律監督)
吳爽,郵箱:wushuang@cast.org.cn
五思科技(技術支持)
QQ:869918813
5.我校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孙宇薇, 电话:0451-82191652
创新创业中心创业治理科:徐晓嘉, 电话:0451-82190161
請有興趣參賽的同學加群咨詢,各學院積極動員相關研究生報名參賽。創新創業中心和研究生院配合負責我校研究生的參賽組織事情和審核事情。
QQ群:2022年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交流群(群號:159053174)

创新创业中心研究生院
2022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