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樹人基础任务,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和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學融合创新生长,引导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打造高校教学革新的风向标,结合《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高学会(2021)132号)和《关于举办第二届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龙江赛区)选拔赛的通知》文件要求,现举办“第二届PP电子大学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暨黑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龙江赛区)选拔赛”(以下简称“大赛”)。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大賽主題
推動教學創新,培養一流人才。
二、大賽目標
紧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主题,深入推动高等教育教學革新,有效助力“四新”建设;充实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精心打造高校教师教学创新标杆展收交流平台。
三、參賽對象及分組名額
(一)參賽對象
我校在職教師,主講教師近5年對參賽的本科課程講授2輪及以上。以個人或團隊形式報名,若以團隊形式參賽,團隊成員包罗1名主講教師和不超過3名團隊教師。
(二)分組及名額
大賽根據主講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等級分正高組、副高組、中級及以下組三個組別。各院(部)每個組別至多推薦1名教師參加大賽,學校第一期骨幹教師研修班學員經院(部)批准可直接申報參賽,不占院(部)推薦名額。
四、大賽內容及成績
大賽分爲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爲網絡評審,包罗課堂教學實錄視頻、教學創新结果報告。第二階段爲現場評審,進行教學設計創新彙報,評審標准見附件1。
1.網絡評審
網絡評審階段,專家評委對參賽教師的課堂教學實錄視頻、教學創新结果報告進行網絡評審。網絡評審滿分爲60分,其中課堂教學實錄視頻爲40分,課程教學創新结果報告爲20分。
2.現場評審
現場評審階段,參賽教師結合教學大綱與教學實踐,進行不超過15分鍾的教學設計創新彙報,專家評委依據選手的彙報進行5-10分鍾的提問交流,教學設計創新彙報滿分爲40分。
五、质料要求
參賽教師需提交以下质料:
1.申報書(樣式詳見附件3)。.
2.教學創新结果報告。教學創新结果報告應基于參賽課程的教學實踐經驗與反思,體現教學創新成效。聚焦教學實踐的真實“問題”,通過課程內容的重構、教學要领的創新、教學環境的創設、教學評價的革新等,接纳教學實驗研究的範式解決教學問題,明確教學成效及其推廣價值。教學創新结果報告包罗摘要、正文,字數4000字左右爲宜。教學創新结果的支撐质料及目錄詳見附件4。
3.課堂教學實錄視頻及相關质料。實錄視頻爲參賽課程中1學時的完整教學實錄(省賽需提交兩個1學時的完整教學實錄)具體要求詳見附件5。與課堂教學實錄視頻配套相關质料句括:參賽課程的教學大綱、課堂教學實錄視頻內容對應的教案和課件,其中教學大綱主要包罗課程名稱、課程性質、課時學分、學生對象、課程簡介、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與教學部署、課程評價等要素。教學大綱模板見附件6。
五、時間部署
1.质料提交時間
各院(部)于11月19日下班前將推薦名單(附件2)電子版及紙件報送至綜合樓527。
11月26日下班前,完成本單位選手作品審核事情並將評審质料電子版報送至綜合樓527,逾期未審核報送視爲放棄。
2.比賽時間
11月29-30日進行網絡評審,12月1日,進行現場比賽。
六、獎項設置
獲獎人數原則上不超過參賽人數30%,獎項設置參照全國大賽獎項設置。
個人(團隊)獎,按組別分設一、二、三等獎。學校從正高組推薦1名、副高組推薦2名、中級及以下組推薦3名參加省賽。
七、有關要求
1.各學院應認真做好大賽組織與推薦事情,指定專人負責校賽作品治理與申報。
2.參賽教師應保證教學創新設計相關质料的原創性,不得抄襲、剽竊他人作品,如産生侵權行爲或涉及知識産權糾紛,由參賽教師自行承擔相應責任。
3.參賽教師所需提交的相關质料(申報書除外)和現場彙報環節中均不得出現參賽教師姓名和學院名稱。
全國教學創新大賽開通官網用于宣布全國賽和省賽通知、報名指南、賽事進展等,並作爲大賽報名、结果推廣的平台。網址:http://nticct.cahe.edu.cn
學校聯系人:于廣龍0451-82191972
教务处(教师教学生长中心)
2021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