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東林
  • 電子郵件
  • 領導信箱
  • 校園電話
  • 校園地圖
  • English
首頁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通知通告 > 正文

關于組織開展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蘇研杯”第三屆科技作品競賽申報的通知

日期:2021-09-30 點擊數:

各學院及全體研究生:

根據《2021年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參賽邀請函》(學會文〔2021〕16號)的通知要求,學校決定組織開展“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蘇研杯’第三屆科技作品競賽”的申報事情,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參賽辦法

1.參賽人員:我校在讀研究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含留學生)和已獲得免試推薦研究生資格的應屆本科畢業生(需提供學校推免資格證明、錄取證明)。

2.作品形式:個人作品或集體作品。集體作品須由3-6名學生配合參與完成,按第一完成人學曆劃分至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兩類進行評審。所有參賽作品須由1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指導教師或院系負責人推薦,並經研究生院審核確認。每件作品可由不超過2名教師指導完成,每位指導教師最多指導2件作品,每位參賽隊員只能作爲1件作品完成人進行申報。

3.報名方式:參賽學生須在大賽官網上注冊、完善報名信息。參賽學生所在研究生培養單位進行資格審核後在官網上提交參賽作品。大賽官網https://cpipc.acge.org.cn/。大賽不收取報名費。

二、參賽作品要求

(一)作品類型

1.申報參賽作品必須是與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發展相關的科技作品,具體形式分爲科技發明制作類作品、自然科學類作品、社會科學類作品三類。鼓勵緊密圍繞農林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國家糧食宁静和農業宁静、人類的營養與康健等重大選題,在農業與生命科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科學、智慧農業與計算機科學、農業工程與自動化科學、農林經濟治理與社會科學等領域形成的具有重要理論價值或重大生産實際意義和有望實現産業化的结果。

2.申報參賽的作品必須是參賽報名日期前兩年內完成的作品或结果。已在國際、國家級競賽中獲獎的作品不在申報範圍之列。

3.申報參賽作品需研究生署名第一完成人,研究生須承擔申報作品90%以上的研究事情。凡有相助者的作品,均按第一完成人學曆分類參加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類別進行評審。碩博連讀生(直博生)若在報名日期前尚未取得博士學籍的,按碩士生學曆申報作品,若已取得博士學籍,則按博士生學曆申報作品。

4.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 的证明质料,否则不予评审。

動植物新品種的發現或培育,須由所在單位科研部門開具證明。

對國家保護動植物的研究,須有該項研究的過程中未産生對所研究的動植物繁衍、生長倒霉的影響的說明和承諾。

新藥物(含獸藥、農藥)的研究,須有衛生(農業)行政部門授權機構的鑒定證明。

醫療衛生研究須通過專家鑒定,如有在公開發行的專業性雜志上發表過的文章請同時提交。

5.競賽設立作品自查環節,申報學校簽訂《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蘇研杯”第三屆科技作品競賽申報單位資格審查承諾書》(以下簡稱《申報單位資格審查承諾書》),承諾作品切合相關要求。其中,社會科學類和境外研究生提交的參賽作品,需進行意識形態審查。

6.爲確保參賽作品質量,根據通知要求,研究生院根據上交作品組織專家進行預賽遴選,最終推送全國總決賽的競賽作品數量不超過6件,原則上需要兼顧三類作品。每個研究生個人限報1件,博士生的作品數量不得超過作品總數的1/2。

(二)申報要求

1.參賽作品均需提交《作品申報書》、《專家推薦書》等质料(具體要求詳見附件2),各學院需對本單位推薦作品進行資格審查及學術誠信審核,並提交《資格審查承諾書》、《作品推薦清單》(附件3)等质料至研究生院。所有质料由學校統一提交至競賽官網。

2.學校所推薦的參賽作品經組委會初審後入圍一等獎答辯的參賽作品需提交紙質書面质料以及實物作品,報送時間和要求另行通知。

3.所有作品、质料均需按規定花样提交,不切合要求提交的作品,不予評審。

(三)獎項設置

見附件1

(四)質疑與處理

見附件1

(五)授權書

本次競賽所有作品作者須簽訂《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科技作品授權書》,授權中國研究生鄉村振興科技強農+創新大賽“蘇研杯”第三屆科技作品競賽組織委員會集結出书和结果推介宣傳。

三、競賽质料申報時間

請各學院于10月10日之前將申報作品在大賽官網提交,並將紙質质料一式5份交至研究生院1123室,同時將電子版质料發至郵箱:lijian@yayaxian.com。

四、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聯系人:李健

聯系電話:82192339




                                                                                                    研究生院   创新创业中心

                                                                                                             2021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