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東林
  • 電子郵件
  • 領導信箱
  • 校園電話
  • 校園地圖
  • English
首頁

您當前所在位置: 首頁 > 通知通告 > 正文

关于转发《举办第八届中国 TRIZ 杯大学生创新要领大赛的通知》

日期:2020-09-10 點擊數:

各學院:

中國TRIZ杯大學生創新要领大賽是由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國家)創新要领研究會等單位具體承辦的一項引導大學生運用TRIZ創新要领進行創新的全國競賽活動。第八屆中國TRIZ杯大學生創新要领大賽總決賽將于2020年10月中旬舉辦。

一、大賽目的

(一)激發大學生創新活力

通過開展競賽活動,吸引、鼓勵大學生踴躍參加科技創新活動,普及推廣TRIZ理論,以賽促教,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意願,讓大學校園的創新活力在積極競爭的良性循環中获得激發。

(二)提升大學生創新綜合能力

通過開展競賽活動,引導大學生實踐創新精神、創新理論、創新思維、創新技法,提高峻學生的創新能力,爲國家培養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創新型複合人才。

(三)營造大學生創新創業良好環境

通過開展競賽活動,爲大學生整合各類創新創業相關的科技服務,保護知識産權,推動结果轉化,積極營造鼓勵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和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加強學生創新的內在動力,鼓勵、支持真正的原始性創新。

二、大賽主題

创新创业 要领先行

三、參賽對象

學生組: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讀大專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5年以內(2015年3月以後畢業)的大學生創業者。

教師組:在全日制普通高校開設創新要领(涵蓋TRIZ、六西格瑪、精益生産等各類創新要领在內)相關課程以及應用創新要领進行科學研發活動的教師。

四、參賽作品分類

學生組:發明制作類、工藝改進類、創新設計類、生活創意類、創業類。

教師組:推廣及應用類。

五、參賽條件

(一)報名要求

1.發明制作類、工藝改進類、創新設計類和生活創意類報名要求每個參賽團隊,學生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專業指導教師1人,TRIZ指導教師1人。所有參賽團隊均需以所在院校爲單位,集體報名參賽,不接受個人報名參賽。

2.創業類報名要求

參賽對象爲全日制普通高校在讀大專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全日制普通高校畢業5年以內(2015年3月以後畢業)的大學生創業者。參賽項目需由團隊所在高校進行統一推薦。創業類參賽項目團隊需經過20學時以上的TRIZ理論培訓。每個參賽團隊,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TRIZ指導教師1人。

3.教師組推廣及應用類報名要求

參賽對象爲在全日制普通高校開設創新要领(涵蓋TRIZ、六西格瑪、精益生産等各類創新要领在內)相關課程以及應用創新要领進行科學研發活動的教師。由各高校聯絡員統一組織推薦報名參賽,指導參賽人員填寫申報质料,全校彙總後按大賽組委會要求報送。原則上開設創新要领課程的高校可推薦3名教師參賽,未開設創新要领課程的高校可推薦1名教師參賽,上屆已獲獎的教師三年內不許重複申報。

(二)作品要求

1.發明制作類、工藝改進類、創新設計類和生活創意類作品要求

參賽作品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應構思巧妙,具有較強創新性、新穎性,原創性。參賽作品對促進本領域的技術進步與創新有突出的作用,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參賽作品應具備一定的實用性,能夠在社會生産實踐中應用,有望取得較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2.創業類作品要求

參賽團隊應結合團隊自身經營的項目或産品情況,運用TRIZ理論工具進行技術革新或發明創造。參賽作品應具備良好的用戶體驗,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參賽作品應能夠在社會生産實踐中應用,並具備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3.教師組推廣及應用類項目要求

參賽教師應在教學和科研事情中開展過創新要领的推廣應用,並産生相關教學和科研结果(如論文、論著、專利、教改項目等)。需要展示教學PPT制作、案例應用于教學情況,創新要领教學革新項目的參與情況,指導大學生應用創新要领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情況,及相關獲獎情況。

(三)提交要求

1.學生組參賽作品提交要求

参赛作品应是参赛团队的原创作品;参赛队将作品方案(包罗:发现创意、原理图、原理、设计创新点等)、自主知识产权证明质料如专利证书或受理通知等、查新陈诉、营业执照、組織機構代码证、销售条约、用户使用陈诉等质料作为作品申报书附件一同上报。

六、參賽流程

請各參賽隊伍于9月18號中午12:00前上交作品彙總表、作品申報書(匿名版作品申報書、具名版作品申報書)至指定郵箱nefuiec@163.com。具體申報書及表格提交方式(見附件)。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徐曉嘉、姜曉娜,0451-82190161,另各參賽隊員加入“第八屆TRIZ杯”QQ群(群號:128069517)。




                                                                                                                                创新创业中心

                                                                                                                               2020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