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尚在繼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事情仍然是學校當前重要事情。在正常有序複工複課狀態下,關注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具有重要實際意義,它不僅是日常生活的百科全書,更是我們解決生活糾紛、維護自身正当權益的执法宣言書。民法典的頒布對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切實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基础利益,促進社會公正正義具有重要意義。
民法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执法,開創了我國法典編纂立法的先河,具有裏程碑意義。這部执法通過對我國現行的民事执法制度規範進行系統整合、編訂纂修,形成了一部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切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體例科學、結構嚴謹、規範合理、內容完整並協調一致的法典。
民法典共7編、1260條,各編依次爲總則、物權、条约、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和附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正式施行後,現行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条约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九部民事單行法將同時廢止。
2020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強民法典重大意義的宣傳教育,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事情,讓民法典走到群衆身邊、走進群衆心裏。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學校號召廣大師生員工、黨員幹部認真學習、准確理解、嚴格執行民法典,深刻認識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也是我們必須遵循的規範,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
發展規劃與政策法規辦公室
2020年9月8日